全国人大代表热议“以竹代塑”

2024-03-06 17:40 浏览量:10057

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推进绿色低碳发展,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,强化固体废物、新污染物、塑料污染治理。“以竹代塑”是从源头上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,今年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聚焦“以竹代塑”,纷纷提出相关政策建议。

全国人大代表吴义强:推动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发展 落实“以竹代塑”倡议

吴义强表示,竹缠绕是我国竹材工业化利用领域重要的原创技术,引领全球竹材科技发展。它突破了竹材传统应用领域的限制,采用无应力缺陷的缠绕工艺制造管(筒)状竹基复合材料,可用于多个领域。竹缠绕材料可大面积替代钢材、水泥、塑料、有色金属等传统材料,在资源节约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,积极响应“以竹代塑”的全球倡议。同时,加快发展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发展,还将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、推动乡村振兴、加快国家生物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合作与发展,是落实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重要举措。

在加强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政策支持方面,吴义强建议尽快制定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,尽快建立竹缠绕管道、管廊和准入条件和推广应用措施,构建重点支持竹缠绕复合材料生产技术创新、质量标准体系构建、工程应用推广完整的政策体系,为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。

在推动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方面,吴义强建议制定优惠措施,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,降低企业生产成本。制定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相关财政和税收专项扶持政策,享受相关农林产品优惠政策。同时,加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,促进竹缠绕复合材料多样化应用,拓展产业发展空间,推动产业持续稳定发展。

在加大竹缠绕复合材料科技创新投入方面,吴义强建议设立科技重大(重点)专项支持竹缠绕复合材料高质高效备料、绿色低碳成型、轻质长效功能化等方面技术研发,鼓励企业加强与研究机构合作,共同开发连续化、智能化制造装备。(来源:中国网)

全国人大代表汤健伟:建设“以竹代塑”应用推广基地

桂林市是竹子生长的自然丰产区,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,竹林面积超过210万亩,是广西主要竹产区。其中桂林市现有毛竹林180万亩,毛竹立竹量3.5亿株,年产商品毛竹近2亿根。

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副主任汤建伟代表建议,在桂林创建国家“以竹代塑”应用推广基地,并设立“以竹代塑”发展专项资金,加速“以竹代塑”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,真正把桂林的竹林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从而促进竹产业结构调整和林农增收。

汤建伟说,近年来,桂林市积极探索“竹+”业态,推动“以竹代塑”,大力培育竹木加工企业300多家,开发出竹建材、竹家居、竹工艺品、竹炭、竹保健品、竹汁等产品,延伸竹业产业链条,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,带动就业2.8万人,人均增收3000元。2023年全市出口团扇、竹签、竹筷等竹制产品6961.2万元,同比增长53%。

“同时,桂林是沟通国内西南与华南沿海经济的桥梁,是贯通国内与东盟的枢纽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,对‘以竹代塑’的发展和‘以竹代塑’制品的运输交易都十分有利。”(来源:中国绿色时报

全国人大代表汪玉成:推进“以竹代塑”发展进程

塑料污染治理是全球生态治理难题之一。通过大力推进“以竹代塑”,中国向世界提供了塑料污染源头治理新方案,为竹资源丰产地区提供了新发展路径。

“总体上看,我国竹产业体系不完备、产业链尚未完全贯通,中小微企业占绝大多数。全产业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,竹材加工尚未突破降本增效关键技术。国内‘以竹代塑’市场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,代塑竹制品种类少、品种单一。”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代表说。

今年两会,汪玉成针对推进“以竹代塑”提出三点建议。

强化部门协同。建立健全竹产业发展政策体系,强化多部门政策协同,在竹林培育、科技创新、项目招引、应用推广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。进一步明确将竹基生物新材料、竹源纤维等“以竹代塑”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节能环保产业范畴,给予排污指标使用权保障。推动竹重组板材、竹钢结构材等纳入建筑行业标准规范,加快多领域应用推广。

强化科技创新。对“以竹代塑”加大科技投入,逐步形成“产学研”科技服务体系,优化工艺流程,研究开发出更多的“代塑”新技术、新产品。进一步深化国家竹产业研究院建设,推动全国竹产业科研机构协同攻克关键重点技术,切实以技术创新提升“以竹代塑”产品产能及质量,大幅降低生产成本。积极探索“以竹代塑”碳足迹、碳减排等有关研究。

强化市场推广。建议将“以竹代塑”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支持范围,在国家层面推动国家公共机构、全国连锁商超、酒店、外卖平台、餐饮公司等总部龙头企业落实“以竹代塑”倡议,形成先行示范引领效应。传承和弘扬竹文化,营造“以竹代塑”绿色消费氛围。组织开展产销精准对接活动,增强产品市场供给。(来源:中国绿色时报)


排行

一月 一周
     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
      Baidu
      map